人能死而復活嗎
時間:2010-3-27 14:10:36 點擊:8343
人能死而復活嗎我們常常聽說“植物人”復活的事情,最令人驚奇的“植物人”復活發生在前蘇聯南方城市———基斯洛沃茨克郊區,一位昏睡了38年的“植物人”奇跡般蘇醒,21天后又突然死去。這件事引起前蘇聯醫學界極大的關注。這位“植物人”名叫尼娜。帕諾娜。里貝諾娃。1953年,她剛滿24歲,當聽到斯大林逝世的噩耗時失聲痛哭,晚上便昏死過去,此后便一直昏迷不醒,成了“植物人”,在醫院住了4年之后,她母親把她接回家中照料。在她昏迷的38年中,外貌仍保持著年青時的模樣。今年元旦,她85歲高齡的母親去世,遺體就放在她躺臥的床邊供親友憑吊。就在這時,奇跡發生了,只見尼娜翻了個身,接著又見她淚水奪眶而出,最后她竟然站了起來,與親友們一起為母親送葬。尼娜蘇醒后,恢復了正常人的生活,她接受記者采訪,與人聊天,對38年前的往事記憶猶新。她說,那些事就像昨天剛發生一樣。在尼娜蘇醒12天后,又一個奇事發生了,她由一位姑娘突然變成了一個老態龍鐘、滿臉皺紋的老太婆。到了她蘇醒后的第21天,尼娜又突然逝世,留下一個難解之謎。
現代醫學研究證明,人在低溫狀態下,可以完好無損地保存機體組織。法國里昂一些外科醫生利用最新的外科技術,使一個冰凍冷藏了30年的女士“尸體”復生。海倫。查帕露爾在26歲時,醫生發現她的心臟出現病變,但當時的外科手術水平無法進行有效的醫治,于是醫生決在遺傳上沒有聯系。索恩小組宣布,這一結果表明,在澳大利亞出現的早期現代人,其演化路線獨立于非洲古人類之外。這一新的發現對目前學術界流行的“出非洲說”直接形成挑戰。當前的古人類學界對從猿到人的進化步驟存有多種理論,一種較為流行的理論將此進化過程分成南方古猿、能人、直立人和智人四個階段,其中智人被認為是現代人類的直系祖先。而得到眾多科學家認可的“出非洲說”認為,現代人類的共同祖先是起源于非洲的直立人。150~200萬年前,這些直立人進化為智人,并于距今10~15萬年前走出了非洲,分散到其他地區。他們及其后代逐漸取代了當地的直立人,最終進化為現代人類。這種觀點的推崇者、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彼得。昂德希爾等人最近還在美國《自然遺傳學》雜志上發表文章說,他們對人的等位基因標記測試的結果,反映了人類數萬年來從東非遷移到中東,然后到達南亞和東南亞,接著來到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,最后進入歐洲和中亞的過程。
但索恩研究小組則認為,現代人類的起源可能要比想像中的復雜得多。索恩等提出的名為“地區連續性”的現代人類起源新理論認為,起源于非洲的直立人在過去150萬年間不斷地遷徙到非洲以外的其他地區并形成不同分支,這些分支通過混血繁衍,在10~15萬年前分別在非洲、歐洲、東亞和西亞等地進化為現代人。但是,索恩認為,對“蒙戈人”的研究成果表明,澳大利亞很可能也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。現代人究竟是源于非洲,還是像索恩等人提出的在非洲、歐洲、亞洲等地分別產生?在當前的科技條件下,線粒體dna測試是古人類學家最為推崇的方法之一。
線粒體僅存在于生物的細胞質中,含有一定的遺傳物質。在人的受精過程中,由于卵細胞中含大量線粒體而精子中含量極少,因而個體細胞中的線粒體可認為僅來自母親,可用線粒體dna來研究母系遺傳。線粒體dna在遺傳給下一代時并不發生變化,除非產生隨機變異。變異發生的幾率相對穩定,因此可以作為研究人類進化史的“分子鐘”。通過這種方法,眾多科學家都堅持認為,現代人都源于非洲,并且不斷提出新的論證。
最近,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科學家在英國《自然》雜志上報告說,他們選取了53名來自不同地區、種族、文化的試驗者,對他們的全部線粒體dna進行研究比較,據此繪制出現代人的“家族樹”。從“家族樹”中可以發現,約12~22萬年前,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群人是現代人類的共同祖先;大約在2~8萬年前定將她做深度冷藏,以待將來外科手術水平提高后再將她解凍復蘇。海倫先被置放在一條鋪滿干冰的管道里,用一個人工輔助呼吸器使她維持呼吸,直至最后一秒鐘。當她的體溫降到接近零度時,她的血液被抽去,靜脈灌進甘油和水性溶液。然后她的身體被裹上箔片,放進一個棺材形狀的圓柱體內,里面貯著液體氮,溫度低至華氏零下320度。處理妥當后,海倫的凍僵身體就被移到醫院的一個冷藏室去。30年后,醫生認為現時先進的外科手術可以治療海倫的心臟病,于是決定施行手術使她復生。醫生先把從海倫身上抽出的冰凍血溫熱,然后輸進她的冰凍身體內,并利用電震器刺激她的心臟和腦部。過了一段時間,醫生探測到她的心臟有輕微的跳動,不禁喜出望外,連忙為她施行心臟修補手術。兩日后,她蘇醒過來,睜開眼睛看到老了30歲的父母,而她仍然像過去那樣美麗。
無獨有偶,大自然天然的低溫環境也可以造就“冰凍”人。1986年有一支登山隊攀上了阿爾卑斯山,當他們經過一條冰河時,發現在冰層中躺著一具尸體。這尸體身穿法國士兵服裝,神態如生,就像一個活人睡熟了一樣。大伙禁不住驚奇地叫嚷起來。隊長阿比尼覺得這尸體很奇怪,立即派人報告了當地博物館。博物館立即組織人力,帶著設備,來到冰河,小心翼翼地將尸體周圍的冰切割下來。由于尸體太新鮮了,他們也不敢放在博物館,把他送到了馬賽城的醫學研究所,所長史威博士不敢怠慢,立即成立醫療小組,并擬定了嚴密的解凍程序。經過醫生們細致、慎重的解凍之后,過了幾天,奇跡出現了:那尸體的身軀竟微微抖動起來,接著,他的眼睛、臉部也蠕動起來,不多久,他睜開眼睛,驚奇地看著四周。醫生們強壓著激動心情,立即給他作動脈注射,不一會,他的喉嚨發出了“咕咕”的聲音。醫生們忙把他扶著坐起來,他說出了第一句話:“我,我在哪里?”在醫生的悉心照料下,他說話、行動開始正常了,并說出了他的身世。他叫菲力普,是法國步兵團的士兵,在第一次世界大戰(1914—1918年)期間,戰斗在意大利、法國的高山地帶。那時他才22歲。在一次急行軍中,他掉隊了,不慎陷入厚雪堆里,很快就被冰層覆蓋了。大家一算時間,他竟在冰層里睡了69年,他的實際年齡已超過了90歲了。可是,他的體重、行動、面貌仍是個22歲的青年。經過檢查,菲力普的妻子、兒子已經相繼過世。目前他的孫子孫女已經四五十歲,他的曾孫也已結婚生子,而他比曾孫還年輕,這種親人關系令他啼笑皆非。
最驚奇的事是被冰封了1000年的人還能夠復活。不久前,科學家在格林蘭島鉆探一道冰川時,在一個倒塌的圓頂小屋里,發現一對夫妻和兩個孩子的軀體。從他們深色、粗短、肥胖的形體特征看,這是一個愛斯基摩人家庭,是被當地常見的猛烈暴風雪困死在冰屋里的,因而尸體保存得很好。這一家子被放進裝有超凍設備的貨柜里,運往哥本哈根。在那里,科學家替他們戴上呼吸器,慢慢升高他們的體溫,用電擊去刺激他們的中樞神經,以實現看來不可能的奇跡———讓死去1000年的人復活。當看到小男孩的睫毛開始顫動時,科學家們緊張、驚奇到喘不過氣來。4具尸體仍在沉睡中,但皆已呈現出生命活動的征狀。科學家輕輕推醒他們。死而復生的愛斯基摩人,對陌生環境和陌生人顯得非常驚慌,爬到墻角邊,縮成一團。1000年了,語言變化極大,用愛斯基摩人語也無法交談。為了逐步消除他們的恐懼,只好把他們安置在一間特意仿制的愛斯基摩小屋里,每天給以鮮魚和鯨脂。因此,盡管各國科學家急切想知道此事的下文,但是,進一步的研究工作卻只能待這些1000多歲的人跟現代人熟悉后再展開。
.
【申明】飛天文學網,筆下文學,許多資源來自網上,供廣大同好欣賞學習,并不代表本站觀點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到您的權利,敬請告知。
作者:不詳 內容來自:網絡